当前位置: 首页> 运动科学

中央如何看待聂树斌案,对聂树斌案的看法

时间:2025-03-12 17:19:45 运动科学

聂树斌案:法律公正的历程与反思

聂树斌案,这一发生在1994年的石家庄西郊的强奸杀人案,牵动了全国民众的心。聂树斌被错误地认定为凶手并于1995年被执行死刑。十年后,真凶王书金自认是其罪行。2016年,最高检向最高法提交“应当依法宣告无罪”的检察意见。下面,我们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聂树斌案的法律公正历程。

聂树斌案的起始与反转

聂树斌案起源于1994年石家庄西郊的一起强奸杀人案。聂树斌被认定为凶手并于1995年被执行死刑。十年后,王书金自认是真凶,案件出现重大反转。

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行动

陈光中作为学者,早期就关注了聂树斌案。但认为自己掌握的材料不足,没有发声。直到2015年4月,聂树斌案听证会在山东召开,材料全部亮相。聂树斌方律师召开了“聂树斌案研讨会”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

法律疑案与从无原则

尽管不能直接证明聂树斌无辜,但可以证明他可能是无辜的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聂树斌案实际应该定为疑案。根据疑案从无原则,案件有巨大怀疑的不能判决被告人有罪。

司法解释与聂树斌案昭雪

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、国家安全部、司法部《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》颁布了。在真凶出现后,聂树斌的沉冤终于昭雪,在他涉案22年之后。

“一案两凶”的反思

由于同样出现了“一案两凶”的情况,张开胜冤案也被称为甘肃版的“聂树斌案”。这引发了关于司法公正和证据确凿的深刻反思。

媒体的报道与案情汇报

各大媒体对聂树斌案进行了广泛报道。郑成月接到通知到省政法委去汇报案情,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拿着聂树斌案卷汇报这个案子的情况。

法律专家的观点与聂树斌案再审

李树亭认为,聂案中,没有任何人指认、控告聂树斌实施了强奸、杀人行为,公安机关在未掌握任何犯罪事实或证据的情况下,仅因为聂树斌骑了一辆蓝色山地车就将其锁定为嫌疑人并抓获。

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在辽宁沈阳对聂树斌案再审公开宣判,宣告撤销原审判决,改判聂树斌无罪。从2014年12月最高法指定山东高院复查聂树斌案,到今年6月最高法决定提审,再到最终聂树斌被改判无罪,在被执行死刑21年之后,聂树斌终于沉冤得雪。

聂树斌案供述的不一致

关于作案动机、被害人年龄和所穿连衣裙特征等事实和情节,聂树斌的供述也前后不一。在卷供述中,聂树斌一方面始终认罪,另一方面又供不清楚作案的基本事实,特别是对关键事实的供述前后矛盾。

聂树斌案的昭雪,不仅是聂树斌个人命运的转折点,更是法律公正历程的一个重要节点。通过这起案件的审理,我们可以看到法律在面对重大疑点时的审慎态度,以及法律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。聂树斌案的昭雪,是对聂树斌及所有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们的公正补偿,也是对我国司法体系的一次重大改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