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赛事报道

李商隐 贾生,贾生

时间:2025-03-11 02:35:18 赛事报道

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贾生》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,通过对贾谊遭遇的描绘,抒发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。这首诗深刻揭示了封建统治阶层对人才的忽视,以及诗人对政治失意的感伤。

1.贾谊的遭遇与李商隐的共鸣

贾谊的遭遇

原文引用:李商隐在《贾生》中提到贾谊的故事,来源于《史记》卷八十四《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》。文中描述了贾谊被汉文帝召见,虽然才调出众,但最终未能得到重用。 故事背景:贾谊因直言进谏而被贬,后在宣室被汉文帝召见,夜半时分,文帝与贾谊谈论鬼神之事,却未涉及百姓疾苦。

2.《贾生》的主旨与寓意

借古讽今:《贾生》通过贾谊的遭遇,寓意着李商隐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,以及对封建统治阶层忽视人才的批判。 政治失意: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政治上备受排挤、壮志难酬的感伤。

封建统治对人才的忽视:诗中通过贾谊的遭遇,揭示了封建统治阶层对人才的忽视,使得有才华的人无法在政治上发挥作用。 对天下知识分子的同情:诗人借贾谊的遭遇,表达了对天下所有有抱负有才华的知识分子(包括他自己)不能为苍生社稷尽展其能的同情。

3.《贾生》的诗句赏析

“宣室求贤访逐臣,贾生才调更无伦。”

诗句解读:宣室求贤,访的是被贬的臣子,贾生的才调无与伦比。 重点内容:这句诗强调了贾谊的才华横溢,以及他在政治上的失意。

“可怜夜半虚前席,不问苍生问鬼神。”

诗句解读: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,却只问起鬼神之事,而不关心百姓的疾苦。 重点内容:这句诗揭示了封建统治阶层对百姓的冷漠,以及对有才之士的忽视。

4.《贾生》的历史背景与影响

唐代政治环境:唐代是一个政治相对宽松的时期,但同时也存在着政治斗争和人才被忽视的问题。 李商隐的生平:李商隐生活在唐代晚期,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。

文学价值:《贾生》作为一首咏史诗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,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 思想价值:诗中表达的思想,如对人才的重视、对政治失意的反思等,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启示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