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赛事报道

什么是处暑,什么是处暑不出头

时间:2025-03-10 16:07:17 赛事报道

处暑,意为“出暑”,标志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结束,气温逐渐下降。这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,太阳到达黄经150°时,意味着暑气渐渐消退,由炎热向凉爽过渡。

处暑的气候特点

1.暑气消退 处暑时节,虽然暑气逐渐消退,但天气并不会立即凉爽起来,而是持续高温,是一个由热转凉的过程。

2.昼夜温差 处暑后,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,所带来的热力随之减弱,天气会越来越凉快,昼夜温差会越来越大。

3.天气多变 处暑期间,天气多变,有时会出现雷暴、降雨等天气现象。

处暑的农事活动

1.收割早稻 处暑时节,农民开始忙碌于收割早稻,为秋收做准备。

2.种植晚稻 农民们也会开始种植晚稻,为秋季的粮食生产打下基础。

3.农谚与农事

水土不下坡,谷子打得多;水土不出田,粮食吃不完。

这句话强调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,良好的水土条件有利于谷子的生长和丰收。

保土必先保水,治土必先治山。

这句话说明了在农业生产中,保护水土和治理山体的重要性。

处暑的农谚与习俗

1.“处暑不出头,割谷喂老牛” 这句农谚反映了中国农民对农作物生长周期的细致观察。如果到了处暑节气,谷物还没有抽穗,那么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了,只能割下来喂牛。

2.处暑三

不下百籽,不打百担。

意思是如果种子不足,那么收成的粮食也不会太多。

宁愿饿死老娘,不要吃了种粮。

这句话强调了粮食的重要性,即使是面对饥饿,也不能浪费种子。

吃了十粒种,失了十日粮。

这句话提醒人们,种子的珍贵和合理使用的重要性。

处暑的天气现象

1.处暑落雨,秋季雨水多 在华北地区,处暑期间如果下了雨,预示着秋季的雨水会比较充沛。

2.处暑雷声唱,阴雨天气多 同样在华北地区,处暑期间如果有雷声,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多阴雨。

处暑的文化意义

处暑作为反映气候变化的一个节气,不仅具有农事活动的指导意义,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方向(戊位),太阳到达黄经150°时,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。这个节气“处”含有躲藏、终止的意思,标志着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。

处暑的农历时间

2025年处暑的农历时间为六月(大)三十,这也是处暑节气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。

处暑是一个标志着炎热夏天结束,气温逐渐下降的节气。它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,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农谚智慧。